1、阻挡垃圾光线
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装置,电子装置会散发蓝光,抑制褪黑激素荷尔蒙的分泌,而褪黑激素可调节睡眠/清醒周期。褪黑激素减少,就会更难以入睡。每次看萤幕的蓝光,就等于是在传送信号告诉大脑,太阳还没落下。新款手机现在多半内建“蓝光过滤器”,请设定成在太阳大致西落的时间自动开启。
其次,务必在白天晒大量的自然光。暴露在阳光下的齧齿动物,夜间分泌的褪黑激素远超过人工光源环境下的齧齿动物。亦可使用含特殊染色镜片的防蓝光眼镜,减轻其他光线来源的影响。

2、封锁社群媒体
社群媒体的成瘾性质会把我们拖进最新动态里,不让我们出去,长达数小时之久。此外,很多人会近距离盯着萤幕看,看着看着就睡着了。使用社群媒体也会让你在睡前有了压力。睡前至少要留一至两小时,让脑袋放松下来。社群媒体也会导致决策疲劳。减少接触社群媒体,精神状态就会随之清晰起来。

3、减少兴奋剂
很多人会在一天稍晚的时候饮用咖啡、汽水或茶等咖啡因饮品,睡眠模式因此受到干扰。咖啡因的半衰期很长,也就是人体摄取咖啡因子小时后,还在处理咖啡因。有些人代谢咖啡因的速度比较慢,导致副作用在当日很晚时才会出现。

4、生活规律
睡眠应视为第一要务。若要达到最佳认知机能,进而长时间集中精神,那么睡眠堪称为生命力的泉源,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。人应该睡觉的时间没有一定,这要看你和你那独一无二的昼夜节律而定。为什么人每天都会在同样时间觉得疲累或饥饿?那其实是昼夜节律在起作用。最好能依循体内的时钟,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。超级成功人士拥有的习惯,比如清晨五点起床,你不见得也要照做。其实,那样有可能会彻底干扰你的自然节律,害你的人生变成一团混乱。

5、降低温度 增加深层睡眠
有研究发现“最佳的睡眠室温是凉爽的16至20度。

6、补充褪黑激素(少用)
褪黑激素是一种可引发睡意的营养补充品,如今愈趋受到欢迎,但仍有警语应予注意。每年有数百万美国人服用褪黑激素,但建议仅供短期服用(数个月以内)。褪黑激素也会造成血糖增加,所以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服用。过量会导致恶梦及隔天严重昏沉。

7、处理维生素不足的问题
要释放心理能力并改善睡眠品质,关键就在于改正营养不良问题。三大重要维生素为维生素A、B6、D。维生素D3不足也会造成睡眠障碍,维生素A是调整及维持昼夜节律的重要因素。